车身 | 满分 | 得分 |
---|---|---|
空间 | 9.0 | 5.8 |
前排空间 | 2.5 | 1.9 |
后排空间 | 2.5 | 2.5 |
装载空间 | 1.5 | 0.6 |
空间变化 | 1.0 | 0.3 |
车内储物空间 | 1.5 | 0.5 |
配置 | 8.0 | 6.4 |
基本配置 | 8.0 | 5.9 |
附加配置 | 0 | 0.5 |
工艺质量 | 5.0 | 4.0 |
外部质量 | 2.5 | 2.0 |
内部质量 | 2.5 | 2.0 |
人体工程 | 5.0 | 3.7 |
座椅舒适性 | 2.5 | 1.9 |
操作便利性 | 2.5 | 1.8 |
视野 | 1.0 | 0.8 |
视野 | 1.0 | 0.8 |
总分 | 28.0 | 20.7 |
矛盾综合体 全面测试广汽讴歌TLX-L
扁平且犀利的造型
真的,在此之前,如果让我推荐个豪华品牌中型车,我脑中浮现的前五个乃至第六、七个选项,都不会是广汽讴歌TLX-L,其实仔细想想它还不错,但就是找不到非得买它的理由,前些天我接到了这台车的测试车,试图更深刻的了解它。
豪华品牌中型车一直被德国三驾马车统治着,买这个级别的车肯定都先看看它们,如果你觉得有点儿俗了,那要质感有雷克萨斯ES和林肯MKZ,要运动还有凯迪拉克ATS-L和捷豹XEL,如果不是很在意品牌,想玩点儿情怀,那买个皇冠看似也很美好。总之,这几款车总有一款能满足你的需求,那问题来了,TLX-L的优势在哪呢?凭什么打动消费者?
● 嫌文章太长?没问题,视频照样能满足你
题目叫矛盾综合体,你可能不太明白矛盾在哪儿,全面测试后,我总结了以下三大矛盾点,接下来就一一分析。
● 矛盾点一:不搭调的外形和内饰
广汽讴歌TLX-L的车名里包含了两个最重要的信息点,一个就是国产,另一个则是加长。国产最重要的意义当然就是价格了,拿最低配车型为例,国产的车型比进口版便宜了整整11万元,就问你爽不爽!另外,这台车轴距也加长了125mm,达到了2900mm,跟这个级别主流车型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TLX-L的外形基本维持了海外版车型的设计,格栅和大灯都是讴歌最新家族款式,辨识度极高,中网也是非常立体的造型,前脸给人感觉很高冷。
车身尺寸对比 | ||||
项目/车型 | 讴歌TLX-L | 英菲尼迪Q50L | 捷豹XEL | 凯迪拉克ATS-L |
长度(mm) | 4981 | 4867 | 4788 | 4730 |
宽度(mm) | 1854 | 1823 | 1850 | 1824 |
高度(mm) | 1447 | 1456 | 1429 | 1426 |
轴距(mm) | 2900 | 2898 | 2935 | 2860 |
轴距加长,最让人担心的就是车身侧面的比例了,好在TLX-L的这个加长是成功的,比例没有失调。对于豪华品牌中型车来说,气场也挺重要,路人不清楚这是什么车没关系,感觉它不便宜就够了,这点TLX-L做到了。加长的目的是让后排乘客得到更好的体验,为此广汽讴歌给TLX-L的顶配车型装上了后门无钥匙进入功能,不用等司机去解锁,拉门就上,少两秒风吹雨淋也能提升点儿幸福感。
车尾的设计无功无过,后备厢上的小扰流板和双边共两出排气都进一步强化了它的运动属性,后包围两侧的镀铬饰条跟前包围的镀铬饰条形成呼应,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很运动化,很前卫的外形。
内饰过于保守
拉开车门,中控台跟外形有一定反差,虽然TLX-L的内饰不难看,但在设计上确实稍显落伍,尤其是在外形的衬托下。聊以慰藉的是海外版最新的TLX也是如此,相信下一代能换成类似海外版RDX的家族最新款式,那效果必定会更好。
对于TLX-L的定价和定位来说,用料是我不太满意的地方,它的中控台上层使用了大面积搪塑材料覆盖,没有皮革也没有缝线点缀,靠近腿的区域还都是硬塑料,在本身市场认可度不及竞品的情况下,应该在细节上多下些功夫。
中控台的两款屏幕算得上车厢里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了,上面的8英寸屏幕不支持触控,主要负责显示导航、倒车影像等信息,下面的7英寸屏幕支持触控,而且带有声音和振动反馈,配合下面的大个物理按键用起来非常顺手。如果两块屏幕的界面设计和分辨率再好点儿,那会更加舒心。
TLX-L的配置表现让人满意,同级别该有的配置它基本都有了,在这里还是得强调下它的ELS音响系统,看着挺低调,但它可是松下旗下的发烧友级别音响品牌,实际的声效确实不错。
TLX-L的内饰不太显好,跟外观放在一起,给人感觉像是两个年代的产物硬要拼凑起来的感觉,这就是它的第一个矛盾点。
后排空间喜人
● 矛盾点二:后排空间大了,但座椅舒适性还不够好
加长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能让后排乘客坐得更加舒服,轴距加长125mm后,后排空间表现怎么样?乘坐体验又是如何?
前排座椅舒适性是值得肯定的,座椅比较软,肩部、腰部和腿部都能得到很好的支撑,座垫支撑加长,加长幅度很大,对于腿长的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
后排的配置非常丰富,老板键、座椅加热、手动侧窗遮阳帘和电动后窗遮阳帘一应俱全,另外,后排乘客还能独立控制多媒体和天窗,TLX-L对于后排乘客的照顾非常到位。后排座椅填充物同样挺软,不足的是座垫长度有点儿短,大腿得不到有效的支撑。
体验者身高177cm,前后排头部空间都是一拳,而后排腿部空间达到了两拳,跟竞品差别不大。由于靠背中间位置和地板通道的凸起都很高,后排中间位置乘坐很不舒服,因此它的后排只适合坐两个人,有些影响实用性。
其实运动型车加长这个做法本身就是矛盾的,在原型车研发之初工程师肯定没料到这款车将来会被加长,加长前的它必定是最理想的状态,而加长多多少少都会对运动性造成影响,但这也是无奈之举,大多数中国消费者不加长不买单,宝马3系、凯迪拉克ATS、捷豹XE都入乡随俗了,讴歌还有什么理由继续坚持。
后排乘坐表现是TLX-L的第二个矛盾点,首先得承认加长轴距之后,后排腿部空间确实变得更加体面,而且各种舒适性配置的应用也能让你在客户面前赢得足够的尊严,然而座垫长度却拖了后腿,如果你正好是个大长腿,长时间坐在这里肯定会感觉不舒服,另外,如果后排同时需要坐三个人,你也得考虑清楚谁坐在中间。
TLX-L的车内储物空间数量刚好达标,基本能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用车需求,前排有两个12V电源接口和三个USB接口,后排还有两个USB接口,充分满足了当下消费者的用车需求。
常规状态下,后备厢容积是405L,虽然跟竞品比并没有什么明显优势,但无论是对于家用还是商用都绰绰有余,盖板下还有一个容积可观的储物盒,适合放些比较私密的物品。
● 车身部分AH-100评分:
加速成绩不及竞品
● 矛盾点三:它开着哪哪儿都挺好,但测试成绩不及竞品
国产的TLX-L只有一套动力总成,即2.4L自然吸气发动机加8挡双离合变速箱的组合,而海外版还有一套令人向往的3.5L V6发动机加9AT变速箱的总成,但向往归向往,即便是引入这套高规格的动力系统想必也只是叫好不叫座,因此广汽讴歌索性就只引入了负责走量的动力规格。
这台2.4L自然吸气发动机使用了本田的看家技术“i-VTEC”,最大功率208马力(153千瓦)/6800rpm,最大扭矩247牛·米/4500rpm,跟同级别搭载了2.0T发动机的车型相比,在数据上没什么竞争力。
该车的传动系统匹配的是自家研发的8挡双离合变速箱,也是全球首款带有液力变矩器的8挡双离合器变速箱。
一整天高强度的工作早已耗光了你的精力,此刻,你丝毫不想再跟周围躁动车辆较劲,没问题,将驾驶模式切换到“标准”就行了,这种状态下,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舒缓而有节奏感,你的心态也会随之放松,听上一首轻柔的音乐,伴着斜阳舒舒服服的回家。
跟本田的很多产品一样,这台发动机也擅长使用高转速区间,发动机的转速拉的越高,这台发动机也就越兴奋,而且声音的美妙度也跟转速成正比。将驾驶模式调到“运动/运动+”后,它的动力响应变得非常积极,深踩脚油门,转速指针能在瞬间跳到6800rpm,主观感受挺爽,听说你今天想要点儿激情,没问题它能满足你。
再怎么说这还是台2.4L自然吸气发动机,跟那些搭载了2.0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比,在爆发力上终究差了点儿意思,如果你偏爱加速时的瞬间冲击感,那它可能满足不了你,但如果你想要的是持续而渐进的加速感,那可以尝试下它。
听到双离合变速箱,大家最担心的肯定是平顺性,可以说在绝大多数工况下,这台变速箱都很平顺,只是在放了一晚,第二天刚开的时候,会有偶发的轻微顿挫。这台变速箱保留了双离合换挡高效的特性,换挡速度非常快,而且使用拨片时,它的执行速度也特别快,完全跟得上你的思路。
动力系统的不足之处在于低速上坡时,地板和油门踏板会传来微弱的振动,对于它的定位和定价来说,这点是不能容忍的,影响驾驶品质。
加速测试时,前轮会有短暂的打滑,但很快就能恢复抓地力,随后就是平顺且持续的加速,TLX-L的最终加速成绩是8.91秒,不及搭载了2.0T发动机的竞品,当然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加速过程中变速箱表现优秀,换挡速度非常快,并且动力衔接也很到位,对于加速成绩有积极的影响。
油耗测试的总行驶里程是123.7km,行驶路段包含了拥堵、环路和高速,全程平均车速29km/h,在开空调的状态下,最终实测的油耗是9.3L/100km,表现合理。
● 动力部分AH-100评分:
动力 | 满分 | 得分 |
---|---|---|
发动机 | 8.0 | 4.8 |
加速 | 2.5 | 1.2 |
中途加速 | 2.5 | 1.0 |
平顺性 | 1.5 | 1.3 |
油门响应 | 1.5 | 1.3 |
变速箱 | 8.0 | 6.9 |
变速箱自动 | 8.0 | 6.9 |
变速箱手动 | 8.0 | -- |
环保 | 8.0 | 5.0 |
油耗 | 7.0 | 4.8 |
环保技术 | 1.0 | 0.2 |
总分 | 24.0 | 16.7 |
驾驶品质不错
国产的TLX-L全系都取消了海外版TLX的SH-AWD四驱系统,但中配及以上配置车型都搭载了PAWS后轮转向系统,悬架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加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架组合。
底盘兼顾了舒适跟运动,悬架初段滤振能力挺强,它能将路面的颠簸化解成柔和的波动,在提供不错的舒适性的同时还能保留些许路感,而当你稍微激烈点儿驾驶时,它的悬架又能展现出运动的一面,紧急变线时能提供一定的支撑性。高速行驶时,底盘很扎实,有股从容淡定的味道,给人信心挺强。
转向的回馈力度和指向性没什么问题,挺细腻也挺有质感,我最喜欢的设计是发动机盖上隆起的三根筋线,通过它们你能准确的判断出车轮当前角度和位置,不仅有力量感,还很有代入感,灵活的车身和顺手的转向会让你开着开着就忘了这是辆车长接近5米的大车。
绕桩时,转向和动力响应能让人满意,悬架在高强度连续的重心转移过程中有些吃不消,再加上它发动机前置的布局形式,容易出现推头的现象。
制动测试时,车内主观感受比较平稳,车身没有多余的横向摆动,刹车踏板行程很短,并且阻尼很大,需要使些蛮力,连续十次测试,制动成绩没有明显波动,最终实测成绩是42.43米,刹车成绩跟竞品比不太理想,但在合格的范围内。
TLX-L在隔音方面下了不小的功夫,比如前后排都使用了双层玻璃,并且它还搭载了主动降噪技术,而实际的隔音表现也能令人满意,风噪、路噪以及发动机噪音都表现不错,实测的各车速区间的噪音值也均低于推荐值,8挡双离合变速箱对于隔音也有贡献,它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得很低。
● 操控与行驶部分AH-100评分:
操控与行驶 | 满分 | 得分 |
---|---|---|
转向 | 5.0 | 4.0 |
准确性 | 2.0 | 1.6 |
灵活性 | 1.5 | 1.2 |
力度/反馈 | 1.5 | 1.2 |
刹车 | 5.0 | 1.5 |
刹车距离 | 4.5 | 1.3 |
刹车踏板感觉 | 0.5 | 0.2 |
传动 | 3.0 | 2.6 |
牵引力 | 2.5 | 2.1 |
扭矩转向 | 0.5 | 0.5 |
行驶稳定性 | 6.0 | 4.3 |
转向特征 | 1.5 | 0.7 |
可控性 | 3.0 | 2.4 |
负载变化 | 1.5 | 1.2 |
电子辅助 | 5.0 | 4.5 |
稳定作用 | 4.5 | 4.1 |
可选择性 | 0.5 | 0.4 |
行驶舒适性 | 9.0 | 7.8 |
减震效果 | 6.0 | 5.0 |
车内噪音 | 1.5 | 1.5 |
噪音感受 | 1.5 | 1.3 |
总分 | 33.0 | 24.7 |
总的来说,TLX-L的日常驾驶感受各方面表现得都还不错,开着没什么硬伤,但除了噪音测试外,其余方面的测试成绩跟竞品比都不够好,这是它第三个也是最大的矛盾点。
● AH-100总分/总结:
讴歌-讴歌TLX-L-2018款 2.4L 钻享版AH-100得分总表 | ||
---|---|---|
车身 | 分值 | 得分 |
空间 | 9.0 | 5.8 |
配置 | 8.0 | 6.4 |
工艺质量 | 5.0 | 4.0 |
人体工程 | 5.0 | 3.7 |
视野 | 1.0 | 0.8 |
总分 | 28.0 | 20.7 |
动力 | 分值 | 得分 |
发动机 | 8.0 | 4.8 |
变速箱 | 8.0 | 6.9 |
环保 | 8.0 | 5.0 |
总分 | 24.0 | 16.7 |
操控与行驶 | 分值 | 得分 |
转向 | 5.0 | 4.0 |
刹车 | 5.0 | 1.5 |
传动 | 3.0 | 2.6 |
行驶稳定性 | 6.0 | 4.3 |
电子辅助 | 5.0 | 4.5 |
行驶舒适性 | 9.0 | 7.8 |
总分 | 33.0 | 24.7 |
车辆性能总得分 | 85.0 | 62.1 |
成本 | 分值 | 得分 |
售价 | 13.0 | 3.2 |
质保 | 2.0 | 1.2 |
总分 | 15.0 | 4.4 |
车辆总得分 | 100.0 | 66.5 |
全面的测试后,我对TLX-L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我看来它就是个矛盾综合体,看着够帅,开着也挺好,整体没什么硬伤,而且目前该车正在进行优惠5万的活动,这就意味着最低配车型售价仅为22.98万元,顶配也不到33万元,性价算挺高了,但它的市场压力还是很大的,原因很简单,它的直接竞品比如英菲尼迪Q50L、捷豹XEL、凯迪拉克ATS-L等车型开着也都不赖,况且它们的保有量和市场认可度都要比TLX-L强,更重要的是它们目前也都有很大的优惠幅度,综合来看性价比更高,同时更高级别的英菲尼迪Q70L优惠后也跟TLX-L的价格有部分重叠,这进一步挤压了它的生存空间。
在我看来,它比较适合那些对于驾驶有一定追求,同时不需要用大众认知的豪华品牌来给自己撑面子的小资们,他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喜欢就好。(文/图/摄 汽车之家 李坤 视频 张超)

- 全部评论(0)
15015654286 评论 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大家好 期待
18458407950 评论 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期待期待
17872407701 评论 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好期待呀!
13869842415 评论 实践:更改“地区”:不同地区可用信道不同,澳大利亚属于可用信道很多的地区,所
13869842415 评论 实践:更改“地区”:abc就打不动我i大
15015654286 评论 火山引擎增长课堂 新:期待 期待
18139341200 评论 火山引擎增长课堂 新:多多的了解
- 以大国礼仪 悦迎四海宾客 至尊“礼”器红旗国悦集四大魅点于一身
- 小米迎来重大跨越:五大汽车核心技术公布、首车小米SU7亮相
- 小米自研泰坦合金突破大压铸材料技术壁垒,国内第一
- 行业首创人车家全生态闭环 小米SU7进化成为移动智能空间
- 共筑民族品牌荣耀 一汽红旗与凤凰卫视开启战略合作
- 2023年红旗冰雪嘉年华:红旗SUV家族与用户共享长白山冰雪“旗”缘
- 红旗E-QM5荣获2023“人民之选”汽车风云榜年度轿车奖
- 红旗L5/H9+/HQ9首次在港公开亮相 红旗品牌参展2023香港国际汽车博览
- 国产的红旗车真“漂亮”!以中华人文为基石,看红旗如何展现中国风
- 红旗车、国产的,真漂亮!超强产品阵容亮相广州车展尽显豪华风范
- 1.行业首创人车家全生态闭环 小米SU7进化成为移动智能空间
- 2.小米自研泰坦合金突破大压铸材料技术壁垒,国内第一
- 3.小米迎来重大跨越:五大汽车核心技术公布、首车小米SU7亮相
- 4.“旗帜”超级架构下第三大平台—红旗混动平台HMP正式登场
- 5.一汽 (北京)软件科技有限公司《MIX OS》 荣获iF DESIGN AWARD国际大奖
- 6.奇瑞QQ冰淇淋喜获J.D. Power小型纯电动细分市场中国品牌榜首
- 7.特斯拉超级充电“万桩”布局 让纯电出行赶超燃油补能
- 8.雷军首次揭晓小米自动驾驶技术:采用全栈自研算法 目标2024年进入第一阵营
- 9.奋力成为时代重构者 红旗品牌探索未来发展之路
- 10.与新消费群体同频共振 红旗节能车子品牌创造内外兼优的高阶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