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Q1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三星在全球依旧第一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的数据,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别是三星、苹果、华为、小米和OPPO。
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3%,达到3.6亿台。其中,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的智能手机品牌为三星、苹果和华为(包括荣耀品牌),分别占据22%、15%和11%。紧随其后的是小米、OPPO、vivo和LG,分别占据8%、7%、5%和3%的市场份额。其他品牌智能手机共同占据29%的市场份额。
具体来看,排名前十的智能手机品牌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总量的四分之三左右。其中,苹果在2018年第一季度手机出货量为5220万部,同比增长3%;小米的出货量同比增长109%,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智能手机品牌之一。
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依旧不小
以各大洲市场份额计算,三星智能手机仅在亚洲地区表现相对较弱,它仅占了11%的市场份额,与华为,小米,oppo等中国厂商齐平,稍强于苹果的12%,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厂商尤其是小米和oppo,主要阵地还是中国市场,对外虽然也有拓展,但份额不大,因此,可以推断三星在国内市场表现依旧疲软。
而在全球其他地区,则是完全另一种景象,在北美地区,三星智能机市场份额占比27%,弱于苹果的38%,远高于第三名的LG,以及后面的中兴和联想。欧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MEA, Middle East Africa)地区,三星更是以33%、37%、28%的的绝对优势领先。
从这些地区的市场份额也可以看出,亚洲地区市场份额已经被华为小米,oppo等国内厂商占据,他们在不断吞噬原本属于苹果和三星的市场;HMD(NOKIA品牌拥有者)的努力已经在欧洲见到成效;在非洲,中国Tecno德卡诺和iTel传音正大量出货,在份额上跟华为一致。
全球手机市场前五名占据了一半
除了2018年一季度智能手机市场分额,Counterpoint还给出了全球手机(包括智能手机和功能机)市场份额情况。三星以17%的份额排名第一,而后是苹果、华为和小米,分别占据11%、8%和6%。排名前五的手机品牌已经瓜分了全球一半的手机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达到4.96亿部。其中,欧洲手机市场出货量下滑10%且降幅最大,中东非洲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年增长率为17%。
三星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8%,但第一季度出货量与去年第四季度持平。从各大洲的数据来看,三星在亚洲、欧洲、拉丁美洲保持着第一的优势,而在北美地区被苹果37%的市场分额拉开差距。亚洲地区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中,有三家来自中国,分别是华为、小米、OPPO,他们和苹果一样以9%的市场份额排在三星之后。

- 全部评论(0)
15015654286 评论 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大家好 期待
18458407950 评论 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期待期待
17872407701 评论 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好期待呀!
13869842415 评论 实践:更改“地区”:不同地区可用信道不同,澳大利亚属于可用信道很多的地区,所
13869842415 评论 实践:更改“地区”:abc就打不动我i大
15015654286 评论 火山引擎增长课堂 新:期待 期待
18139341200 评论 火山引擎增长课堂 新:多多的了解
- 华为家庭存储亮相AWE 2024:华为手机扩容神器引热议
- 3•15“点亮消保”,金融机构在行动——记沈阳财富中心首个“金融服务体验中心”启动联合
- 周末打卡华硕a豆闪光营快闪店,现场新潮玩妆、体验AI创作
- 破圈联动打造丰富生态 华硕a豆要做最懂年轻人的PC品牌
- “无线”精彩 华硕TUF GAMING BTF2.0背置套装预约
- 尼康全资收购电影摄影机制造商RED:强化影视业务领域布局
- 科技美学碰撞时尚彩妆,华硕a豆x橘朵闪光礼盒发布
- 华硕灵耀14 双屏AI轻薄本带来视觉+体验双重提升 移动办公更高效
- 生产力和游戏娱乐兼备的全能本,华硕无畏Pro15 2024开年战力十足
- 华硕正式发布灵耀14双屏AI超轻薄本 双屏协同开启全新交互体验
- 1.联想智慧中国行携百应平台亮相2023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大会暨第十六届中国中小企业节
- 2.联想全新品牌视频上线 全栈智能让千行万业感受到春意
- 3.“新IT 新算力” 联想亮相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
- 4.三好街百脑汇周年店庆盛大启幕 邀您一起玩赚19周年店庆日
- 5.新IT 新算力丨CCF长春走进联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活动圆满结束
- 6.小米14 Ultra开启移动影像新篇章,「人车家全生态」全面展开
- 7.2024 vivo影像加手机摄影大赛全面启动
- 8.让科技抵达美好,vivo成为杭州亚运会官方手机
- 9.一加十周年官宣:与刘作虎相约12月4日围炉夜话
- 10.2023中国经济信心年终观察:vivo何以穿越周期?